top of page
精選系列


Apr 3, 2018
不屬於市民的香港濕地—南生圍發展爭議
(報導原刊於 Breakazine 025 《出賣我地》,2013年5月出版) 南生圍橫水渡 在香港,我們都默許土地是「價高者得」—只要有人出價買下一個地方,就屬於私人範圍,閒人免進。 但如果,買下的是香港僅餘的濕地,候鳥的棲息覓食之處,人們郊遊、拍照、休憩的好去處,我們有...
1,224

Mar 13, 2018
你每天在 office 見到但未必認識的人 - 訪辦公室清潔姐姐
公司入面,有誰每天親身走過每個小職員的座位,出入大老闆的私人房間,奔波於公司茶水間、廁所、和每個角落?有誰最熟悉每張桌椅的擺設,文件乾淨整潔度,垃圾桶內藏著什麼東西? 清潔姐姐每天都經過打工仔女的辦公桌,幫忙倒垃圾、抹檯頭、吸塵等維持寫字樓清潔的工作。然而,我們對於他們的存...
922

Feb 27, 2018
麥曦茵: 電影業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羣(節錄)
作者:麥曦茵,香港電影導演、編劇。編導作品《烈日當空》、《前度》、《幸福的旁邊》、《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》等。2012 年有感少年演員於行業中缺乏保護, 遂自資成立 Dumb Youth 藝人管理公司, 同時參與獨立電影策劃及監製工作。 來假設各種電影都有其存在價值,...
124

Feb 22, 2018
曾經,我是一個財演(節錄)
作者:Wayne,在投資行業工作十多年, 曾在本地及跨國企業工作。中學時原本打算入大學讀哲學, 但最後因為家庭及生活而選讀金融, 至今仍不斷後悔。 我曾經做過財經演員( 財演) , 第一次見報時只有 23 歲, 一個乳臭未乾的 freshgrad 。不能否認,...
840

Feb 21, 2018
我做MARKETING:扭轉市場的潛規則(節錄)
作者:「我做 MARKETING」,由市場人 Derek and Michael 所成立的一個集結 marketer 的專業平台。經常與不同機構及院校合作舉辦 marketing 及職場座談會。著有《我做媽劇停》及《我做媽劇停 2 之暖男之道》兩書。 一日, 上司走過來說:...
304

Feb 14, 2018
食評的另類想像 - 廚房最大的奧祕:稀有的快樂味道(節錄)
「味道」、「衞生」、「環境」、「服務」、「抵食」— 這五項原是食評網站 OpenRice 所設定的餐廳評價指標,引導也規範了消費者思考怎樣才是一間好的食府。社會創新機構「Message In A Dish」創辦人李卓舲(Channing)早前倒是做了兩個行動,...
297

Dec 29, 2017
我們能為這城不做什麼嗎?——留白有時,行動有時
(此文原刊載於 《突破人》 12月號,特此轉載) 第一次在腦中泛起香港人要「留白」(go blank)這個詞,大概是兩年多前學生自殺數字急升之際,某次機構早會後的傾談,不同部門同工自發走在一起問:「我們可做些什麼?」 更多輔導?更多抗逆力的教導?還是我們已經做得太多?...
257


Dec 14, 2017
鄧正健:怠倦的時代,如何下筆?
鄧正健,評論人,戲劇研究者,劇場及文學創作者。著有《道旁兒 - 鄧正健評論集》(2017),編有《憂鬱與機器 - 字花十年選評論卷》(2017)。書寫與評論的意義是近年持續思考的課題。 我似乎已習慣了對暴政將至的生活長期保持警愓,例如時刻提醒自己要批判思考,要燃燒對公共生活...
111

Nov 16, 2017
重設 designer 的遊戲規則? (《game is not over》設計手記 ‧ 下)
做這一期《game is not over》,談的是重設香港的遊戲規則。為要讓設計和影像更好地配合,Orange Chan Design 的 Orange 跟 Ming 一如既往,必定把專題內容細心先看一次,再思考怎樣呈現。這次,就著今期書誌的主題(radical...
813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