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跟他們講,塞在車龍中也是秒秒鐘吸多了污染空氣,他們一聽之下可能會surprise,但要他們立時明白問題仍有距離。」
馮健瑋,健康空氣行動
香港人多車多,道路交通網絡又十分發達,帶來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。試想想,平時走到鬧市之中,你吸了多少廢氣?對自己健康又有何影響?2018年香港中文大學的健康評估指出,如本港空氣中的微細懸浮粒子(PM2.5)及二氧化氮(NO2)濃度能達至世衞終極指標(Air Quality Guidelines,分別是10微克及40微克),每年將可挽回6,308條人命!
但人命當前,我們似乎仍是不為所動,危機意識稍重的,也只是帶個口罩出街就算,另一邊廂仍然相信更多車、更多路,可以令城市的運轉更有效、更經濟,彷彿為此就值得犧牲健康。偏偏沒想過交通規劃,其實可以有其他想像。
環保團體「健康空氣行動」(下稱「CAN」)近年積極推廣潔淨空氣的議題,其行政總裁馮建瑋(Patrick)就坦言,在他們和公眾接觸的經驗中,如果用交通去講經濟價值,在「秒秒鐘幾百萬上落」的思維下,一般人會直接把等車或塞車時間換算成金錢。但要令市民聯想到道路交通和健康的關係就不那麼容易,「你跟他們講,塞在車龍中也是秒秒鐘吸多了污染空氣,他們一聽之下可能會surprise,但要他們立時明白問題仍有距離。」
但事實上,健康和經濟之間的關係絕對是唇齒相依的。
保健康也是保經濟
政府現時的規劃模式,的確是「睇錢份上」。其體來說,官方大都只用成本效益分析(Cost Benefit Analysis, CBA)的工具來研判是否推行一項政策,但當中並無考慮到公眾健康。雖然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在2008年研發出一套「達理指數」來量化空氣污染對公眾健康和經濟的影響,例如是醫療和社會保障成本的增加,但相關指數只是被官方當成「參考資料」,並無決策性作用,發展繼續向經濟價值傾斜,健康因素則被妥協了。
例如民間智庫「思匯」在2013年曾於港島區做過空氣監察,發現四線行車的德輔道中的污染指數為最高。Patrick質疑,該路段明明有完善的電車系統,為何仍會有百多條巴士線行駛,以及容許不同類型的車輛都可以無限制進入?「如果關顧公眾健康,行人路應比現在更闊,而非讓行車線獨大;另外又可不可能限制車輛進入的時段及其歐盟類型?」惟現時民間未有太大訴求,政府亦未有動力要改變。
可是Patrick強調,若香港能發展成健康城市,對經濟是有益而無害的。這除了可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,吸引外國人才外,健康城市亦能為本地人提供最基本保障,「你不用額外花一筆錢去看醫生,或因為病了不能上班而沒有收入。」
據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的報告顯示,在心臟病、中風、肺病這類全球首五名最致命的非傳染性疾病當中,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相關死亡個案是由空氣污染導致。這背後涉及龐大的醫療開支,為何我們看不到這種經濟意義?
「每人對經濟發展的定義不同,我們對此的定義就是,能夠維持更好的生活質素之餘,同時追求到健康。」所以,除了經濟價值,我們更需要建立一套關於健康的審視標準。
(完整文章可參閱 Breakazine 055 《睇路!》)
Comment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