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馬啓仁:無限想像體育係……



(原文刊於 Breakazine 067 《Sportsmanship》 ,2022年1月出版)

ttext / 彼 photo / andy



提起馬啓仁(Keyman),可能很多人會立時想起他做的體育評述很風趣,從英超到奧運甚至是綜藝節目主持,game迷或許還會記得在電視足球遊戲聽到他的配音。Keyman的人生,好像永遠可以從運動找到無限可能;而他也相信,體育應該就係咁。


「小時候讀書不怎麼樣,體育課卻是開心到爆,讀男校就係日日鬥波啦。」運動給了他太多的肯定,尤其愛上長跑,簡直是救贖。「我是跑了好久才開始有成績,但愈有成績就愈中意跑。今時今日樹仁大學的800米跑紀錄還是我保持——我諗因為真係無乜人做運動啦。」他打趣說。


在大專修讀社會學,但公餘時間他都在找體育相關的兼職,最初是在《華僑日報》做體育記者。1993年有線電視開台,剛剛畢業的他加入體育部寫稿。因為體育台全天轉播賽事,很缺評述人手,一天監製衝進辦公室問誰可以幫手「頂更」?Keyman想了五秒,就決定舉手一試。「我諗,講波都係講嘢的一種啦,機會主義之下就試試吧,之後就開始兼做評述。」


機會是把握到了,但講波真的不止是講嘢。頭一兩年毫無章法,他只能鸚鵡學舌抄襲行家,「自己聽返錄播,覺得那個是阿叔(林尚義,已故資深足球評述員)來。去到一個點,連自己都接受不到,為何不可以用屬於自己的風格去講波呢?」1996年是評述界的轉捩點:當年的歐洲國家盃和英超,都由有線電視獲得獨家播映權。好多評述員冒起,甚至有老前輩東山復出,開啓了評述員的黃金盛世。那時已變得生鬼活潑、用自家style講波的Keyman,開始成為大家熟悉的名字。



體育係,把握機會行出新路


後來Keyman轉投無綫電視,接着是now TV與Viu TV,並不是因為「無得撈」,反而是因為想逆流探索新路。「當時做了十年體育,覺得有點悶了,想試試做綜藝節目。」去到now TV,合作時講明唔做體育,結果觀眾開始在遊戲節目、綜藝節目見到Keyman的身影。「我跟自己說,Yeah 終於可以脫離體育啦!誰知之後他們又畀返體育我做。」他苦笑說。


不過,再作馮婦不等於回到起點;Keyman沒有再做傳統的足球評述員,而是自己開了一家製作公司,為電視台製作外判體育節目,更加入自己想玩的新元素,替運動員埋班開路。2016年Keyman為Viu TV製作《體育係……》,起用運動員做主持,邀請他們玩game show、訪問嘉賓;到今屆奧運,Keyman再邀請一批年輕運動員做評述。「我很喜歡找young star的。當然他們不是專業級主持,但必定熟悉自己所玩的運動,又講得夠熱血。見到自己的隊友出賽,他們會講到第一身的分析和心情。我好想借他們的熱血來燃燒我的熱血呀,畢竟自己都老餅啦。」


球場上的「鎖匙人」,肩起為隊友創造機會的重任;鎂光燈下的Keyman,則為人打開無數機會。


2021年,Keyman的最新搞作是,跟香港大學的HKU SPACE合作,舉辦「體育動感KOL」評述訓練課程,第一期有十多位學生報讀。「有些真是有志講波,有的有自己的page寫文,也有前羽毛球的奧運代表、健身教練、滾軸溜冰,甚至有元老級跑手,好特別呀。」Keyman說,除了客觀環境介紹、技術分析,他特意邀來不少評述員朋友做嘉賓分享。「我最想分享的其實不是技術,而是要他們找出自己的uniqueness。」


事實上,隨着直播賽事愈見飽和,電視台對於評述員的需求早已經不如從前,反而是社交平台上湧現的民間評述員,力量漸漸壯大,跟隨者甚至數以萬計。「一場波可能都未必有幾萬人看啊!」Keyman 說。「他們通常有清晰的立腳點,可能是某隊的球迷,像是『中醫曼筆』專講曼聯、袁文傑講阿仙奴,一講就是兩個鐘,似模似樣呀!也有些專門分析球例、專講守龍門的,就像專家一樣,也言之成理。」不用受限於電視台派job,機會就是自己創造與爭取。


「現在早就是各有各專家的年代了,未來一定是朝這方向走,幾健康吖。」



體育係,回到貼身的生活


近年轉戰幕後,Keyman仍然竭力拉闊運動的空間。


早年曾做過互聯網,搞過兩本足球雜誌、做過電台、出過書,幾乎說得出的媒體,他都沾過手。近年,他決定開辦一間社企,名字就用他為電視台做的節目命名「體育係」(Social S),在社區和學校推廣遊戲式運動(gamifying sport)。「無論是學生、打工仔、老人家、社區的街坊,好多聽到做運動都興趣缺缺;但如果說成在遊戲中運動,大家就比較有興趣參與啦。」Keyman和教練團隊既做「同事運動會」,也做「社區運動會」,甚至是「抗疫運動會」,吸引屈在家中的街坊走出來活動身體。


這天我們到北角一間中學看Keyman「出show」。百多位同學被分成六組,由體能教練帶領玩集體遊戲,像是集體「跳大繩」、隊際「搶尾巴」,進化版的「一二三紅綠燈」等等,一小時的課堂,明顯比平時過得快。


在這些活動中間,Keyman當仁不讓,總是擔起主持角色,搞起氣氛。「相比以前,我的角色是有點改變了,但我很喜歡這個位置。一個人在電視台做評述其實沒什麼特別,但做主持就有機會跟成班人一起玩,最有趣是可以用體育拉起好多社區關注。」他說起,最近他們在做一個新項目,培訓少數族裔的教練出去帶活動,甚至為他們做評述訓練,培養有志在自家媒體「開聲」的青年人。「接觸過好些少數族裔朋友,有好多超級活躍,也喜歡運動,甚至有志做體育相關的工作,卻因為無法融入主流社會而找不到門路,最後只能去送外賣,我想為他們做點事。他們很多都識講廣東話,只是文化不同,這就是他們的uniqueness啊!只是沒有發聲的平台罷了。」



體育係,keep moving的人生


最初找Keyman訪問,單純是想像在後奧運的回顧,聽聽他怎樣透過賽事的評述,撐開運動的空間。現在倒是我們的想像,被他打開不少。而他也直言,運動給他的意義,實在太堅實。


「我敢說,如果年少時沒有了運動,一定不會是現在這種性格,取向和目標也不會一樣。」Keyman說。「運動是一種好實際地告訴自己,每日都能有一點進展的事情。我也喜歡寫字,但我有時真的寫不出來;但運動呢,我無論如何都可以跑到步,都在moving。Moving就是存在,是我日常一個重要的部分。我不一定要跑得快,落街做運動本身都已經是一件事來。所以我好想讓人知道運動對於大家究竟有什麼好處。」但他笑說,總不能老套地告訴大家運動有益身心,「你啋我都傻啦」,所以他才有不斷為運動「搭路」的心志。「兜個圈啦,gamifyingsport!打機都算一種入門啦!」


這個不得不提。日本電玩大廠Konami幾年前相中他的uniqueness,邀他與伍家謙在Winning Eleven系列足球遊戲配上廣東話評述,成為電玩足球界一時熱話。「其實我暗地裏把官方提供的台詞統統改掉,變得本地化一點。我都打機的,唔想隻game出來被球迷罵死呀。」Keyman笑說,自己都算救了遊戲商一命。


連打機都撈埋,你怎能不是Keyman呢。


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