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訪:「生活書院」Eno Yim
無論你的生存空間變成怎樣,你都需要覺察自己的內在需求
text / 桀
photo / andy wong
在2014年,《一小步》曾到訪位於大埔半山的「生活書院」,當時他們仍是營運之初,目的是希望提供一個空間,讓參加他們活動的朋友能重新學習生活。當年的受訪者之一嚴慧英(Eno)說過,在講社會責任之前,其實更需做好日常生活的細節,改變才會長遠。
事隔六年,社會又出現了更大變化,不知他們的理念有好好推廣出去嗎?

問:生活書院已運作了六年,覺得有達到當初成立時的目標嗎?
其實我們並沒有一個特定的目標要達成,只是想善用這片空間找出貼近人性的理想生活。現代社會是反人性的,就以教育為例,現在的制度是培訓符合社會勞動需要的階層,還是教育一個「人」?我們是希望大家反思這方面的問題,多於推廣一種很chill、很文青的生活形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