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有人會甘心樂意地交稅嗎? —「公民稅」的實踐 (節錄)


「公民稅並非真正的賦稅,而是個人定期撥出一定數目的金額,支持與自己理念相同的團體。」

 

落聞

2004年大學畢業,讀社會科學,基督徒,低端中產。做過記者、NGO,公務員。曾想過自己可以有分令社會更好,現學習在荒謬裏做個正常人。

又是收到「綠色炸彈」的季節。Facebook上又是一堆中產納稅人「牙痛咁聲」的不滿,「打劫呀」,「唔想交稅畀垃圾政府呀」。不過,又有幾多人真的會「公民不服從」罷交?時候到了,一個二個還是乖乖入數,順道看看用哪張信用卡會賺得最多積分。這就是香港中產階層年年上演的黑色喜劇。

政府收了稅,然後再分配資源,用作公共開支,這是稅收概念最簡單的解釋。交稅是一個地方公民必須負上的責任,也可以是一種身分的歸屬。教會也有一個類似的制度,基督徒的十一奉獻也是象徵「這家我也有分」,是對自己的社羣負上責任。這不是消費,不是投資,也不是捐錢(說到捐,好像有施與受的權力不對等),而是一種平等的關係。 但當政府不是民選又不得民心,而交稅卻是必須的,這種「被打劫」的感覺就變得在所難免。在這個絶望的處境裏,我想分享一個自己關於「公民稅」的行動練習。 公民社會的「公民稅」 公民稅並非真正的賦稅,而是個人定期撥出一定數目的金額,支持與自己理念相同的團體。我的想法是,我一個人的時間體力有限,既然有人或團體正在全心全意做一些我相信的事,那不妨以自己有餘的金錢支持他們,建立一個更好的公民社會,慢慢對主流作出改變。 這裏有三個重點:1.定期;2.定額;3.找到自己相信及支持的團體。「做好心幫阿婆買支旗仔」那些,只是心地好而隨心而發做善事。這裏說的公民稅,就是要有一定規劃和紀律去要求一下自己,才稱得上為「稅」嘛。 如何開始實踐? 怎樣去制訂繳交的期數和金額呢?我的計劃是分一年12個月期去「繳交」。至於金額,作為「稅」我覺得至少是一個「跌咗的話會令個心隱隱作痛3個月」的數目。最好,是來自某種原因或意義之下的「餘錢」,這會令自己心裏好過些,也更容易開始實行。 譬如,你戒了煙,阿女今年放棄學琴,你公司annual dinner抽奬抽到iPhone X……你就可以用這個「感覺有餘錢」的數額來開始,作為「公民稅」的定額。我自己是以稅務局訂定強積金供款能寬減的稅項來訂「公民稅」的「繳交金額」。例如在上一個年度,我的「公民稅」是:$18,000,每月的款項就是$1,500。 我應該捐給誰? 怎樣選擇團體組織這件事,有時是很看個人對社會的關注和觸動。有人對流浪動物特別掛心,或者關注無家朋友;但無論如何,作為公民社會的一分子,與其被動地等團體來籌款,不如在平時多留意和了解。篩選自己接收資訊的渠道也很重要,這能幫助我們更客觀地釐清自己的觀點和關注。 我自己有一個支持的組織團體list,每月會對一個團體作出金額支持。這些團體是來自我的10個關注點: 關於公民社會的非主流媒體 / 本土藝術文化或新手作人 / 本地貧窮問題 / 本土學術研究或論述 / 社區凝聚組織 / 弱勢社羣的教育需要 / 宗教組織 / 老人或善終服務 / 罕病組織 / 環保、永續發展、本土農業 一年還有兩個月的餘額,就是用作支持突發事故的buffer-----天災人禍、良心政治犯的家人……反正今時今日,你根本不用擔心沒用武之地。 還需要考慮的是,團體的行政費會否過高?它是不是稅務局的註冊慈善機構,可以申請退稅?之前有沒有一些不好的傳聞報道?這些思考和資訊閱讀都是要持之以恆的。最理想的,我們除了閱讀資訊,選擇團體,付出金錢,也親身參與在這些團體的活動或行動,藉此接觸志同道合,可以討論的同伴,這些細節愈具體,你也更明白令你扎心的社會問題,可以如何改變。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