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Breakazine! 的自問自答


身為傳媒,反思媒體,找死!我們斗膽用一期的篇幅,跟讀者思考自己在讀什麼,是否值得讀下去,實在是找死。來到尾聲,不反躬自問不公道。就讓我們這班一直在小眾媒體盲衝直撞的傻人,也回顧 Breakazine! 這 7 年的成長之路,分析自己是怎樣的媒體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Q︰Breakazine! 已經來到第 44 期,這一期談的是媒體,頗有夫子自道的意味,是嗎?

A︰是。這是自我的探索,也是如何走下去的探問。我們是愛書的人,以紙媒為生,反思媒體,這是安身立命的思考。做這期,出發點有點自私,但這問題換在讀者的角度,就是我們要讀什麼的選擇,是繼續被 news 所 fed,還是有所覺醒?

在速食新聞的時代,我們一直希望香港能有一本刊物,能把身邊不停流轉的事情,像定鏡一樣, 凝住,沉澱。這 7 年來,Breakazine! 都努力在糾 纏不清的社會事件中找入口,盼望讀者能順藤摸瓜,把亂七八糟的都安頓下來。要安頓,公共事件要梳理,自己要寧定,作為媒體更要找着自己的落腳點。這種在亂世尋找安身立命的想法,自去年 11 月出版《愁爆公民》開始浮現,今年 3 月 的《安息指南》就確立。特別是這段日子高質素的網媒相繼出現,他們的訪問和專題,既詳盡有深度又合時,我們就更要自問 Breakazine! 安身立命之道。原來單單好的訪問已經不足,更要從媒體本質去再次反思,究竟我們這兩個月才出版一次、有限篇幅的紙媒,要提煉什麼、呈現什麼,才不辜負被砍的大樹,值得讀者購買收藏?經過這一期,我們有了答案的方向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Q︰那你們覺得新聞是什麼?Breakazine! 如何把新聞呈現? A︰新聞,一般而言,就是對每天發生關乎公眾利益的社會事件的報道。Breakazine! 從不就一樁 事件去作報道或評論,而是從眾多新聞中找出 背後要討論的議題,在議題背後找出要問的一個 radical question 或根本問題,再就着這個 radical question 發掘思考材料,讓讀者自己去找答案。例如,面對六四事件,我們不是去討論應否仍到維園集會,而是問六四事件對香港人造成什麼傷害,處理的是國殤的治療,思考的資源來自台灣 二二八事件、柬埔寨的赤柬統治造成的傷害和之後的殤癒。

其實每一條新聞下面,都是一座冰山。新聞呈現的,只是冰山浮在水面的部分,藏在問題背後 的,有着千絲萬縷的歷史脈絡、政策制度、文化關係,要是我們簡化地爭拗於立場或誰對誰錯,那真的只是冰山一角。我們去就事件提問一 個 radical question,就是希望帶領讀者深入冰山。 若問我們有什麼特色,我想就是每一期都去問一 個 radical question,呈現一座冰山吧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Q︰今期 Part B 談的是慢媒體,其實你們也算是慢媒體吧?為何選擇 2 個月出一期? A︰兩個月是慢嗎?其實要沉澱一個議題,兩個月的製作期是不足的。每期一付印後,我們都元氣大傷,需要看醫生、補眠或補假,但休息一星期就要開始另一個地獄循環。所以,可以慢的話,希望每期間隔有 3 個月,其中有 2 個月時間消化整理,然後有 1 個月時間給設計師構思如何呈現。一本好的雜誌,除了內容,一定要有好的設計呈現, 現在問題是擠壓了許多給設計師的時間空間。每季出版一期,就像春夏秋冬的節奏,我認為是好的節奏;奈何香港的市場流轉太快,若一季才出版一期,可能很快就給巿場淘汰,叫我們在書架上消失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Q︰有人說,本地的慢媒體《what.》、《META》等已相繼停刊,如今本土只剩下你們一家慢媒體了。 A︰我們不會視自己為唯一的慢媒體,說不定已停刊的會忽然重生,讀了今期 Breakazine! 的你明天就 有新點子去開一本新雜誌。的確今天做紙媒是很難生存,但說「紙媒已死」我並不認同。網媒出現,只是令一部分紙媒被取締;這是淘汰和重新探路的過程,思考怎樣的出版才能突顯紙媒的特質,紙上的閱讀可以給人怎樣的想像和經驗,如何做 一本值得留存、具有價值的刊物,這是我們未來 一年的摸索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Q︰數年前曾有讀者形容假如 Breakazine! 是一個人,那就是一個戴厚眼鏡的肥仔;今時今日,你們會怎樣形容自己? A︰我相信編輯團隊是什麼人,雜誌就是什麼樣子,我們自己就是媒體。若我是肥仔,就沒辦法扮瘦人; 我是 Kai、是呆子,也就扮不到有型。我最期望的是, Breakazine! 是一個很真的人,一個真誠探問,真心求變,永遠不足,又永遠在成長中的真人。每次聽到讀者說我們很有心,那是最值得高興。除了有心、不死心,有時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。未來,隨着我們的成長、團隊夥伴的擴大,我們可能會走向行動型,或是倡議型,但我們基本的性格,就是一班愛沉思問題、了解事情脈絡,也有點強迫症般,想讀者也會問點解的人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Q︰你們踏入第 7 年,將有什麼改變?

A︰若你是 Breakazine! 的長期讀者,會留意到我們每 3 年左右就轉換一次風格。來到今年,即第 7 年, 是時候再改變,原因是整個香港社會已變化到一 個階段,迫你去尋找新的出路。當舊的一套行不通,新的探索要如何實踐?我們需要不停地實驗。故此未來打算製作研究型的專題,深入透徹地研究社會議題,作為行動背後思考的基礎;另一方向是沉澱前人經驗作指引,例如製作 how-to 的手冊,就像台灣太陽花運動後出版的經驗總結,這些都很花時間。我們也希望擴大作者羣體,招聚外間更多編輯人才共事,例如一起出版 Breakazine! 別冊。

這 3 個方向,其實核心也是說如何安身立命——知道自己在混亂的社會中要做什麼,在做什麼; 要安息、思考、沉澱才再前行,而不是亂衝亂撞弄得身心疲累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Q︰Breakazine! 是如何生存下去? 你們估計前路如何?

A︰我們其實應該死了很久。在香港這商業市場,要運作一本小眾的雜誌,究竟有什麼方法,我想誰也答不出。要讓小眾媒體生存,是需要有人給予空間的。空間既是指金錢,也有流轉的渠道;香港並不缺乏人才,欠的是金錢和平台。香港的未來要在商業運作之外走出新路,得靠眾籌或民間金主;公民要懂得集結力量,支持自己喜歡的媒體,這個社會才能繼續多元。所以,我們很想招聚有心人,很想我們的讀者都成為 Breakers,一同參與 Breakazine!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Q︰若果下期是最後一期,你們會想做什麼題目?

A︰不做了,應該交給讀者一起做;題目,到時大家 一起想吧。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