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足球易擋 生活難守


「難得仍有些人際關係、江湖地位,就幫忙支撐一班年輕人的足球發展吧,幫得幾多就幾多。」

——盧國華

一代港隊鋼門盧國華(盧sir),踢過多支甲組隊伍,也是港中大戰的大功臣葉鴻輝的師傅,今年67歲了。足球員的「退休」年齡比一般人早,他早已從綠茵場上退下來,但到今天,他還在不同的位置上回饋球壇。過往10年,他創辦了自己的體育公司,為香港學生開辦過多個足球訓練班,而且費用全免。

「商業考慮的話,當然是賺得愈多愈好。但我的理念是有教無類,你來我就教。我最希望的,是基層小孩也享受到足球的樂趣。」

1967年,是盧國華正式加盟香港職業足球圈的大日子。那一年,這小伙子 18歲,難得找到自己的理想事業,遂狠心放棄了薪金和前途不俗的電話安裝員工作。隨後的 17年,他效力過電話、東方、東昇、愉園等多隊甲組球隊,同期在球圈的還有胡國雄、仇志強、林尚義、張子岱等,粒粒皆星,不可不謂參與了香港足球的黃金時代。

足球的黃金時代

盧sir 說,那些年,深刻的球賽實在太多了。他試過連續守住 11場不敗,讓愉園取得聯賽亞軍;也試過

在球賽最後 3分鐘因衝動累事,「一腳踢落對方球員身上,被趕出場,最終球隊不止輸波,還降班到乙組去了」。往事並不如煙,球場上的成就與遺憾,猶在當下。

只是,球場內布防排陣有理論可循,勝敗尚且難測;球場外的人生,就更如風雲變幻。「當年做足球員,的確有一份榮譽感,但可能今年南華想找你,下年人腳就已經不同了,球員經常轉會,生活根本是朝不保夕。」盧國華說,自己已比不少波友們心水更清,努力操練之餘,也同時忙着開拓生意,賣過call 機,也搞過速遞,一心為退役後的生活鋪路。

計不來的教練生涯

「但先驅者喎,即是行先死先。」盧國華苦笑。「我始終不是一個識做生意的人,每次都投資失利,全部虧蝕。」到 1984年正式退役時, 35歲,告別了萬人矚目的球場,錢剩不多,同年離婚,生活的殘酷向他迎面撲來,比一記射門來得更為凌厲。

早來了的人生下半場,盧sir 走過很多高低。他做過兩年的士司機,始終放不下足球,後來憑藉人脈,就開始了當足球教練的生涯。但慘淡時期,他試過一星期只得兩次訓練,每堂 300至 400元計算,連開飯也成問題;又試過上廣州教波,但球隊的贊助突然被煞停,無奈散班收場,而賺回來的幾十萬「人仔」,大部分都得用來還債。回港後,他曾開過茶餐廳、投資物業,怎料又遇上沙士,幾乎破產。「沙士那年最淒涼,試過連八達通也按了,只剩幾元在身。」盧sir 輕嘆。

但人到中年,路仍漫長。還幸學校近年開始流行外聘教練, 2005年,盧sir 東山再起,成立了自己的體

育公司,更積極的接學校的校隊教練工作,日積月累,近年總算慢慢賺到口碑,生活,才總算安穩下來。

「人生就是這樣,一切都是際遇。當年踢波怎預計今日會有寫字樓?所有事情都『話唔埋』,連 3分鐘之後的事,都不知道呢。」計不來,就每天努力的活;既有精神力氣,就繼續回饋社會。退休?盧sir 說,「無諗呀。」

在幕後支持足球事業

接受過千萬人為自己歡呼的掌聲,試過被生活殺個措手不及,盧sir 如今 67歲,身體雖不如往昔健壯,糖尿及膽固醇指數踩界,左腳落樓梯時會「拐下拐下」,但整體生活,總算扣得上「安穩」二字。他有個自住的私人單位,有車,還跟兒子在青山道工廈合租寫字樓。每個星期,至少跟朋友外出吃飯 2至 3次。一個月還會去順德走 2至 3轉,在那邊籌辦比賽,幫忙推動國內的足球發展。每個月,大約用20,000 元左右。

只是說到錢銀的問題,盧sir 笑得有點尷尬。他也不諱言,「自己理財真係相當混亂」,過往儲不到大錢,也跟外向豪爽的性情有關。父親便曾笑稱他為「小孟嘗」,座下常有「食客三千」。跟徒弟或朋友吃飯,七八成機會都是他付錢。「你知道,足球界人人也不容易,有時徒弟生活也不很好,請食飯、或找來當教練,就當幫他們一把囉。」保障匱乏的足球界,影響的,不止是盧sir 一人。

但除了個人花費,因為公司的足球訓練班堅持費用全免,不計回報的回饋球壇,總得找來相應的財政基

礎。早幾年,他擔任其他足球隊的青訓發展總監,尚有些資金能讓他繳付教練費的開支,但由 2014年開始,該合作計劃停了,穩定的「水喉」也就斷了。現在的租場費用,有時他自己付,有時家長付錢,教練和其他費用,則主要靠他自己近年的積蓄。

長此下去,怎辦?盧sir 其實也不無苦惱。「都真係要想想辦法。是想找到人贊助小孩子踢球的,就不用捱得辛苦了。」明天如何,盧sir 還是那句,「真係唔知」。

text/ 芷寧

photo/ Andy Wong

 

更多精彩內容:

更多精彩內容:

Breakazine! 043 《那一天我們會老》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