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精選系列


勞漢傑:瞓進橋底世界
勞漢傑 90 後,「守護兄弟行動」組織者之一,現為香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(FES)文字部同工,基督教善樂堂執事,努力學習追隨基督作門徒,敬神愛人。 這幾年間,許多人起來關懷露宿者,送湯送所需物品, 不遺餘力;教會更熱衷此道,皆因愛鄰舍是聖經的教導。但一顆熱心,要怎樣作...
Oct 5, 2016
248


Oʼcamp 的革命實踐
吳卓恆 新聞系學生、土地正義聯盟執行委員,亦是獨立公民記者、行動者,長期關注新界東北等「散村」的守村運動及鄉郊議題。 每年8、9月, 總會見到一大班年輕的男男女女在街頭跑來跑去, 大玩大學迎新營(Oʼ camp / Orientation camp)的City...
Oct 4, 2016
247


英雄還可以聯盟嗎?(節錄)
(編按:《英雄還可以聯盟嗎?》原為Breakazine!045《不如我哋重頭嚟過?》中, 採訪土地正義聯盟(土盟)多名成員的訪問故事。將土地分配不公、利益纏繞的處境作為現在香港重要的議程,土盟的每個成員是如何彼此配搭合作,突破傳統的議政與行動方式,Breakazine!...
Sep 8, 2016
167


⼤城⼩事的定格者 ─ 專訪《速⻝新聞》插畫師 Onion Peterman
約了 Onion Peterman 在她的⼯作室⾒面。穿過⼯業區,要⾛上⼀條⾧斜路,旁邊是千篇⼀律的五金鋪和車房,偶⽽會看⾒一兩間餐廳。街道單調平淡,但在Onion Peterman的畫筆下,⼜有幾分趣味。訪問的前兩天,Pokemon Go...
Aug 22, 2016
826


在即食、爆炸的新聞攝影以外
林振東 生於香港,2000 年加入攝影記者行列, 曾任職於《太陽報》、《明報》、《am730》, 現於《香港01》工作。於2011 及2012 年擔任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主席,曾獲 多個本地新聞攝影獎項。 在攝影記者領域工作超過10...
Aug 15, 2016
501


誘導多重感官的立體設計
陳曦成 書籍設計師。香港理工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學士,倫敦藝術大學坎伯韋藝 術學院書籍藝術碩士。愛書,愛體驗書的好質感,更愛文化造書的過程。 雜誌《100毛》創辦人林日曦說:「現在的網民說,凡是過了 24 小時的水不能抽。」...
Aug 9, 2016
130


嘈吵的影像,對安靜的嚮往 —專訪 Tommytfortwo
鮮艷奪目的紅配上大字印着「NEWS FEEDING」的杯麵,《速食新聞》的封面確實刺激眼球。今期與上一期《那一天我們會老》的清新風格雖然截然不同,但原來出自同一位攝影師的手。「這種風格是很靜的。」Tommy指着《那一天我們會老》的封面說,「而這種則是很嘈。」他轉而指向《速食...
Aug 8, 2016
217


紙上的復活:拉撒路,起來!- 轉型正義的書籍策劃
莊瑞琳 台灣衛城出版總編輯,出版品代表作有《二十一世紀資本論》、《國家為什麼會失敗》、《百年追求: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》、《無法送達的遺書》、《記憶與遺忘的鬥爭: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》。 「我們對不久前的世界還一無所知,就已經生活在一個新世界了。」...
Aug 3, 2016
154


編輯,是在做什麼呢?
梁柏堅 不是導演,不懂填詞,也沒有參選2015 年的區議會選舉。做過書籍編輯,曾和戰友一起創辦《突破書誌 Breakazine!》。 編輯是一門隱蔽的行業。大多數讀者只會留意作者是誰,不會特意翻開版權頁看看編輯的名字。跟滅火筒的存在差不多,在一切安好的情況下...
Jul 28, 2016
622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