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精選系列
Jun 6, 2018
資訊何時得自由(節錄)
莫乃光: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、公共專業聯盟成員、專業議政成員 「如果政府資料可以隨時被消失或隱藏,我們還能如何追究責任?」 在這個「後真相」時代,當爭議事件東窗事發,官員或權貴往往用各種說法為自己開脫,以轉移視線或掩飾過失。橫洲公營房屋發展項目在「摸底」後被縮小,政府說...
61
Jun 5, 2018
公民的健康空氣盒子(節錄)
龍子維,編著《再造香港》及《重構香港》,健康空氣行動社區關係經理,影子長策會成員 「可否讓全港700萬人都參與公民科學,成為社區的監測者呢?」 其實完全沒有想過自己會去做民間數據研發,尤其是缺乏程式設計和電工的背景。有的只是對「公民科學」概念的熱誠,以及對一切難以檢驗的數字...
62
Jun 1, 2018
數據基建由「零」開始(節錄)
黃浩華:開源軟件開發者,香港「零時政府」發起人,倡議開放數據 「如何降低市民接觸原始數據的門檻,更有效監察政府施政?」 只要看看一般市民對社會事務的見解,就會發現香港的數據長久以來既不足夠,亦不流通。大家在討論的時候,根本無法利用數據來作判斷,不是瞎子摸象就是以偏概全,於是...
130
May 30, 2018
每個香港人的天文台(節錄)
林超英,香港天文台台長(2003-2009),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,香港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 。 「20多年的實踐,證明政府擔憂公開天氣數據會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』是過慮的。」 「快要行雷落雨了,要迅速離開啊!」路旁的朋友一邊收拾攝影器材,一邊好心跟我說。我...
71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