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與命運相連的水- 東江水的前世今生


1965年之前,香港沒有東江水,只有北來的深圳水。若不是1963年遇上史無前例的旱災,連深圳水庫的儲水量也達至死水位置,香港便不會於1964年簽訂《關於從東江取水供給香港、九龍的協議》,71公里長的東江水管也不會越境而來。(photo source: 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)

關於東江水,我們自小從課本聽到的論述是這樣的: 因為香港不夠食水,一定要向祖國買水,有祖國的水,才能令我城穩步發展至今,我們視之為常識。

直到近年中港矛盾加劇,有人才開始質疑,「為何東江水愈來愈貴」,有人開始想像「我們真的不能不靠東江水嗎」?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講師李家翹,研究香港供水史多年。香港人突然對東江水如此有興趣,他是始料不及,但倒是樂見討論。「要看香港在地緣政治上的角色,的確不能不看供水史,香港是中英政治角力的戰場,也是冷戰時期兩邊陣營的橋頭堡。」在香港的供水故事當中,他除了看到各方較勁,也看見了本地供水能力與城市的自主命運,本是相連。當一個地方斷水,就如斷了命脈,「比起大家近年非常關注的政制問題,水可謂是更重要的政治課題。」 由各不相干到交疊的中港供水政策 若要將香港供水史劃成不同階段,李家翹指,第一個 轉捩點應落在1959年。這一年,「深圳水庫計劃」上馬,工程原為了供水予寶安縣。但50年代末,香港水塘乾涸,李家翹引述英國現存有關東江水的文件指, 當時有香港的左派人士趁機為港府穿針引線,提出由廣東地區供水予港的可能。

左派懂得引線,中央政府亦懂得抓緊時機。時任國家總理周恩來曾明言:「各地凡是有可能,對港澳供應 都要負擔一些」,表明對港澳供應食水是一項「政治任務」。1960年1月,廣東省政府正式向港方提出供水建議,但英方當時一度陷入兩難,既急於紓解民困, 卻又憂慮中共勢力滲透香港。李家翹解釋,「英政府擔心一旦接受建議,中方可隨時要脅停止供水,威脅 殖民地管治;加上當時不少港人是由於恐共而移民來港,亦怕會引起市民反彈。更何況,其實當年連美國也反對這建議。」 放回當年的全球冷戰格局,美國不贊成香港從內地引水,甚至更提議過提供財政支援,助香港研究海水化淡,原是為了防止屬於共產陣營的中國勢力坐大。但為了解決燃眉之急,時任港督柏立基仍然選擇接受中方建議,不過同時亦加快了各項本地的水利建設。於是同年11月,中港簽訂買水協議,由深圳水庫供水。 中港之水,從此相連。

應對東江水流入香港的英方策略 合約既簽,中方當然不會放過機會,宣傳祖國如何偉大、如何拯救同胞於水深火熱之中。李家翹指,當時 英政府亦意識到這一點,並有意抗衡這股影響力,以 防中方借勢宣傳。「單在簽合約這事上,殖民政府便已採取了多項措施。」首先,港府堅持以合理價格 買水,將供水一事定性為商業交易,令中港關係相對對等。其二,英方不肯以港府名義簽署文件,而是以 「香港當局」之名簽署,又避免派高層官員進行簽署儀式,盡量在觀感上減低此事的重要性。再者,英方不同意中方在公告中列明是為港人福祉而供水,又反對於合約中訂明會逐步增加供水量的條款,為繼續建水塘鋪路。

怎料1963年,香港經歷了一次史上最嚴重的旱災,連深圳水庫的儲水量亦不夠,英政府惟有開始研究從東江買水。至1964年,周恩來公開指出,中港的供水政策可獨立討論,與香港的前途討論分開,便可加快供水工程發展。同年,中港簽訂從東江引水到香港的協 議,香港正式納入早已展開的「東江 ─ 深圳工程」 之中。 李家翹說:「這也是為什麼,香港60年代出現了不少領先世界的水利建設,以『開源』減低香港對東江水 的依賴。」這些工程,包括萬宜水庫、海水化淡廠、西北供水計劃,還有興建世上第一個海中水庫 ─ 船灣淡水湖。 因暴動而加快的水利工程 為了解事情原委,李家翹有次到英國時,便到英國國家檔案館找回當年倫敦政府下的指令。話說暴動令港 英政府出現管治危機,驚動了倫敦政府。暴動平息後,港英政府提高警覺,採取了不少措施加強殖民地 管治,當中包括鞏固本地的供水能力。 「1967年,是香港供水史的另一個轉捩點。」 這段歷史,是李家翹在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、1967 年香港暴亂期間的文件中找到。文件顯示:港督戴麟 趾去信倫敦殖民地國務大臣,報告香港整體的供水處 境及應對措施後,殖民地部再回信給香港政府,轉述 首相哈羅德‧威爾遜高度關注香港的供水處境。

「看見這批官員的名函你就明白,香港供水系統不只是一個城市的事,更涉及兩國的政治角力,可見香港在地緣政治的重要性。」 也就因着這一批文件的來回,1971年,比船灣淡水湖儲水量更大的萬宜水庫遂開始動工,港府亦動手加高船灣淡水湖的堤壩,以增加儲水量,同年還落實了建造海水化淡廠。起初預算萬宜水庫工程會耗資8.5億港元,後來超支至13.5億,工程歷時7年,規模之大,史無前例。 政治因素催生的海水化淡廠 其實,早於20年代開始,政府便不停研究海水化淡的 可能,但一直礙於燃油成本太高而未有落實。到50年代,港府內部曾有人提出用核能蒸餾海水以減低成 本,但英國政府基於政治考慮而反對,怕中國一旦收回香港會偷走核能技術。直到暴動之後,1971年,港府首次宣布要興建一所世界上最大的海水化淡廠。當年的海水化淡廠造價4.6億港元,港府甚至要向銀行貸款逾1億建造費,分期攤還。明知成本高昂仍照樣去馬,可見港府的撲水決心。1975年,化淡廠第一組鍋爐正式投產。 1977年,香港降雨量太少,又再陷入缺水危機,更曾一度實施二級制水,每天只供水10小時。為增加香港供水量,海水化淡廠終於開始6組鍋爐一起運作,全面投產。不過,70年代後期,全球燃油價格高企,海水化淡的成本愈來愈高,化淡廠不時因油價問題停產。 全面運作9個月後,化淡廠被輿論瘋狂批評是「大白象」,惟有暫時關閉備用。

水利工程急煞 主權提早移交 但就在一切自主供水的硬件都準備就緒,港府更表示 不靠東江水也足以應付未來10年增長的時候,香港卻開始要就前途問題作討論。李家翹指,1979年,這是 供水史的第三個轉捩點。 「這是香港要面對抉擇的一年。」 時任港督麥理浩上北京,會見鄧小平後,知道香港前途既定,中國決心收回香港。李家翹表示,不少60年 代開始計劃的大工程也被緊急煞停,西北供水計劃宣 布取消,備用的海水化淡廠亦在1984年正式永久停 業,後於1992年被炸毀。 自此,香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,一切似是為回歸祖國 做準備。1979年,香港政府簽訂《東江 ─ 深圳供水工程第二期擴建規劃報告》,提高東江水供水量, 其後更是逐年上升。1985年開始,東江水首次佔了香港供水來源逾半,至91年比例更達80%。主權提早被移交,在供水史上看得一清二楚。

「1979年後,香港的供水權逐步由大陸掌控,香港要依靠大陸供水,其實與提早回歸祖國無異。」 及後,東江水成為香港主要的食水來源、80年代經濟高速發展的基礎,也就是我們今日知道的故事。 東江以外的可能 也是政治結果 1979年後,香港的水務建設上,李家翹形容是虛度了30年。 他指,過去30年來,香港人飲慣了愈輸愈多的東江水,已很少思考其他水源的可能。直至2008年,中央政府首次改變了對香港的供水政策,制訂了《廣東省東江流域水資源分配方案》,規劃了各地的供水上限,才首次表達了水源緊張的問題。因此,香港亦公布了相應的《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》,表明要節水開源,又研究改善集水系統效率、重啓海水化淡等。在這脈絡之下,香港才在2013年再次拍板,展開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工程,斥資90億港元。 這一次的海水化淡廠工程,配合國家政策而催生,不再有兩地政治角力或較勁,倒是帶着政治正確的國家期望。但它同時開展於本土意識抬頭的年代,香港人看着新加坡的自主供水能力,令它同時弔詭地帶着港人對脫離控制的自主渴望。

水,在這年代,終於成了大眾眼中的政治課題。

 

立即到網店補購 Breakazine 048 《香港命水》 !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