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每個香港人的天文台(節錄)


林超英,香港天文台台長(2003-2009),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,香港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 。

「20多年的實踐,證明政府擔憂公開天氣數據會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』是過慮的。」

「快要行雷落雨了,要迅速離開啊!」路旁的朋友一邊收拾攝影器材,一邊好心跟我說。我剛從郊野公園山上下來,在村邊碰上這位有安全意識的野外攝影家,他給我看手提電話,一片「紅雨」正向我們快速移動。我讚他厲害,心中則高興天文台細緻的天氣信息,讓市民能夠自主作出配合自身處境的行動,是智慧型生活的表現。

近年多了人講「智慧城市」(Smart City)。這概念表面似乎高深和神祕,其實不外乎以科技讓信息在社會眾多系統間流通,促成人民過着多點自由的智慧型生活,也能參與社會的建設。天文台提供數據,令攝影家懂得採取行動趨吉避凶,顯示最低限度在天氣方面,香港已經達到智慧城市的水平。

天文台90年代的開放實驗

以前天文台只能靠收音機廣播簡單的天氣消息,預報員沒有渠道告知市民各區的差別,直至90年代互聯網時代來臨,第一次出現契機,有可能讓天文台直接把詳細資料送到個別市民手上。建設網站的技術對天文台同事來說,完全沒有難度,不過建立網站的共識,就不容易建立了。

自古以來,國家機構的權力來自信息的壟斷,不可能輕易向民間交出這件利器。在這個背景下,倡議天文台建立網站時,出現激烈的辯論。我固然相信既然天文台的資金來自公眾,收集回來的信息應該回饋給市民;但亦有人擔心:如果市民跟我們看到同樣的數據,他們豈不是可以自己預測天氣?天文台豈不變成多餘?而且有大量數據在手,市民會否不斷質疑天文台預測的準確性?在網站發布過多數據是否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?

時維90年代,在互聯網發布信息畢竟是新事物,帶引我們進入充滿未知數的新領域,這樣的憂慮不難理解。不過時代轉變一發不可收,幾年之間,互聯網技術已顛覆了世界,任何個人都有能力開發展示全球天氣信息的網站。90年代初,香港「地下天文台」網站成立,豐富的內容吸引不少粉絲,令我十分着急,如果天文台抱着老皇曆不放,恐怕真會被淘汰。

長話短說,雖然香港政府未有政策,1996年天文台在林鴻鋆台長的領導下,已率先建立了自己的網站,並逐年增添內容。進入2000年代之際,每年網頁瀏覽量更已達到一億頁次,數字是每年人手接聽的數萬通電話和自動電話查詢系統每年300萬次的服務總和的數十倍!

事實證明,以互聯網傳播天氣信息,使天文台與市民親近許多,也讓天文台更了解民間的需要。早年瀏覽量數據顯示,市民最有興趣知道的是境內各地區的溫度、三天天氣預測、熱帶氣旋預測路徑等。回應市民的需求,數年之內,天文台在全港18區都興建了自動氣象站,天氣預測延長至七天,熱帶氣旋路徑伸延至三天。在信息分享的氛圍下,天文台和市民之間產生了正面積極的互動關係,天文台進步,廣大市民得益,細微如晾曬衣服,重要如減災避險,市民愈來愈能用天氣信息籌謀自己生活中的各個環節,初嚐智慧生活的好處。

天文台網站起步的成功,激勵同事擁抱新技術,還先後推出了流動網站版本、Twitter、WeChat、「我的天文台」App、iOS 版本、支援 Apple Watch 等。至於內容也不斷擴充,如全民參與的「香港社區天氣資訊網絡」、個人化未來兩小時降雨預測、自製電視天氣節目、九天天氣預測、五天熱帶氣旋路徑等。至2013年,Apps用量已超過網站,2016年的天文台總瀏覽數字更高達一千億頁次,是2000年的一千倍!這相當於香港所有人每天問天氣40次,而每次天文台的成本僅0.3仙。「香港社區天氣資訊網絡」特別值得一提,它讓民間機構及個人的自動站信息與全民共享,符合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,也是香港推動全民參與建設智慧城市的先河。

(本文節錄自 Breakazine 《我們都是數字盲》 ,全文刊載於於第53期書誌內,該期現於網店有售。)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