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着訪問攝影師蘇劍豪(Kimhoo),我們又來到東十八工作室。
還記得第一個拍攝日,在完成幾個家庭的部分後,為做出特別效果,我們還要在鏡頭前把廢紙、汽水罐、零食包裝,甚至混雜廚餘的垃圾重複拋起。這工作絕不討好,幸有東十八團隊的專業和耐性,最終得出理想的效果。
這個下午,沒有飄浮的垃圾,我們與Kimhoo談起合作的緣起、攝影的概念、行業的反思。
拍攝垃圾作為正經事
《凝視垃圾》並非Kimhoo與Breakazine!的首次合作。長期讀者可能有印象,第27期《黐線》之中,「落重藥」章節裏的相片,正是由Kimhoo操刀。此外,第39期《七宗罪》的封面及扉頁也是在東十八工作室拍攝。
「有些文化、生活雜誌,選取了好議題,可惜執行力不足,感覺隔靴搔癢。」曾參與一些高端生活文化雜誌拍攝工作的他說。「那幾期的共事,雖然不是很大程度的投入,但看到成果,感覺是到肉的。」除了美感,Kimhoo同樣重視雜誌內容的深度。當想到Breakazine!的內容和讀者都比較關注社會,他便主動聯絡我們商討合作。
合作的內容當然是攝影,但觀景窗裏的影像,從優雅、高貴、華麗的著名巨星與國際品牌,變成街上的垃圾,如此反差,可有讓他們感到困難?「真的沒有很大的困難,倒是給我、給整個團隊的一個練習。」這幾年正值東十八的起步階段,有時忙於滿足客戶要求,減少了鍛鍊創意的機會。「工作起來有點像工藝技師,都是幫他人作嫁衣裳。」當一切只從「垃圾」二字開始構思,搬走了設限的框框,回歸基本,着重概念的表達,他笑稱:「有少少似長時間無做運動,逼自己做返運動的感覺。」
廢物的時尚美學
有賴Kimhoo與各單位的傾力相助, 這一期的封面和引子透過破格影像呈現概念,有別於過往期數,更顛覆垃圾或廢物予人的既有印象。
總編輯山地建議以歷年的清潔運動標誌或角色作為妝容參考,經過Kimhoo跟化妝師的設計,得出數個耳目一新的造型,用唇彩呈現「垃圾蟲」、用眼影呈現「人見人憎」。頭飾方面,Kimhoo跟髮型師和化妝師選用了香港人最大量產生的其中三種垃圾,分別利用了膠樽、紙巾、禮物包裝製作而成。
至於服裝的取材,源自Kimhoo剛巧在構思階段出席以《Material Translation》為題的時裝展覽。當中一些本地設計師的作品,是由循環再用或生態友善的紡織物料製成。觀乎今期封面和引子的造型,他認為與其側重美感的考慮,倒不如著重每個體現環保概念的細節。「當別人問起我們這個project關於什麼,當我們可以一次又一次說明,整個概念和訊息就可以傳開。」
觀景窗外的世界
拍攝工作不只在工作室進行,從市區垃圾站到鄉郊非法棄置場,都有東十八團隊的足跡。
面對海量垃圾,除了觀感被刺激,Kimhoo更獲得思想上的衝擊。到廢紙回收場拍攝期間,他了解到負責人Harold的理念,特別欣賞他用心營運回收事業。「我們這行業平時製造大量垃圾,是十級唔環保的行業。」事實上,東十八工作室經常需要棄置大量廢紙,可是現有回收設施難以配合。「公司樓下有回收桶,我地唔介意成卷紙托落去,但那卷紙闊9呎,長30幾呎,插唔落個回收桶,管理處亦唔容許。」
於是,Kimhoo以身作則,使用Harold的服務。他更希望為行業帶來實際改變。「我向攝影師工會提出,有這樣的回收服務。大家都覺得不錯。」當然,有部分行家撇不開慣性及惰性。「5蚊買一個(回收)袋,對佢地來說真的不成問題,但佢地又會推卻說『好麻煩喎,要擺喺度』。總有人覺得『唔好啦,我慣左』。」
是什麼驅使他積極推廣,希望撼動行業內固有的做法呢?「其實(環保)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,大家都要處理,但大家都懶。」對此,他笑著慨嘆:「大家會諗IT solution,會諗家裏能否連接伺服器,不想半夜特登爬返公司。但廢物處理的方法,大家會覺得『乜要諗架咩』。」攝影行業也許不只商業掛帥的面向,但本著攝影師身分自省並著手改變,不見得輕易,而Kimhoo選擇付諸實行。
如果這次合作對Kimhoo而言是久違的運動,出一身汗後,應該很爽快。未來會期待怎樣的創意練習?「想拍一些關於這個地方的。」合作伙伴的想法越不同,越能帶給他們新鮮感。「近幾年的工作節奏或生活經驗,將自己框了在圈子內。」奢侈品及消費文化以外,Kimhoo還有不少想法,希望透過作品表達。
雖然客戶的商業考慮左右着創意的發揮,他卻清楚知道攝影師與藝術家之別,及其選擇的初衷。「我都很喜歡Fine art,不過fine art artist的作品很大機會只留在畫廊裏面,而commision artist可以在純粹商業的project注入自己想法,並推廣至大眾,這樣會有更大滿足感。」
後記
聽著Kimhoo的分享,不知不覺已到黃昏。收拾離開之際,霎眼看到沙發前那長桌上本來疊滿了的雜誌,數量比上次來的時候減少了。桌下有一個似乎是滿載舊雜誌的綠色帆布袋,上面印有Harold的回收公司的名稱。知行合一,坐言起行,談何容易。慶幸有這位攝影師,在鏡頭背後,以行動向世界說話。
text/ ming yeu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