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末日序章#4 假如交通沒了





曾經,鐵路是大部分香港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,但在過去大半年,卻有不少人曾因不同緣故而沒再依賴鐵路系統出行。有人可能不滿港鐵變成「黨鐵」;有人可能是不情願地受鐵路故障影響;最近就可能是受困於疫情,不放心停留在密閉的空間中。


非常時期之下,向來看似高效率、快捷的交通系統,變得不再可靠,我們可還有其他選擇?


在2018年出版的 055《睇路!》中,我們嘗試尋找公共交通以外的出行方法,更透過實驗,探討以單車穿梭香港的可能性。


「交通是香港人今日一個相當大的困擾。又花時間又迫,即使地鐵也常故障,造成好多問題。好多人可能唔相信,單車是一種相當有效率、很快的交通工具。」2011年就開始以單車代步的陳家良牧師如此說。


到今天我們的「困擾」或者不同當日,但求變之心卻尤有過之,因為我們親身體會了交通被壟斷、無法自主出行的苦惱。訪問的其中一個最大提醒是我們要放下「在香港馬路踩單車是不可行」的想法,只是因為我們不願改變以車為主的道路系統,也無法想像在歐洲,單車城市已成為一種更加先進的發展方式,而單車旅程在台灣也是非常吸引的一道風景。香港被不少單車愛好者喻為對單車最不友善的城市,但其實在香港的馬路上踏單車,在大多數路段並不違法。有這份相信,加上合適的訓練(因為香港的路面狀況很困難),就是以單車出行的第一步。


這次亂局,大家不妨當是一次契機,在擺脫依賴之後,重新理解交通出行的意義。


 

訪陳家良牧師:一帶一路單車實驗

(原文刊於 #055 《睇路》, 2018年10月出版) text / 彼 photo / andy



單車,是近年不少外國城市積極推動的私家車替代方案,人稱「鐵馬革命」。新加坡開始容許行人路上踏單車;巴黎大力發展公共單車系統 Velib;紐約更是激進,在市中心的大馬路劃出專用單車道,在次要的共用車道推動單車優先。更不要說,已經成為十大單車城市的阿姆斯特丹、哥本哈根、柏林,甚至東京……


香港,有沒有可能也革自己的命,成為單車城市?


香港單車同盟的陳家良牧師,每天以單車通勤,穿梭於大街小巷之中,已有七年時間。「三公里左右的路程,單車效率絕對不輸巴士地鐵,而且更節約、更環保、更可持續。」他身體力行去證明,香港雖然路況不佳,但不等於香港不能成為單車城市。相反,由於高度密集,生活的各種所需可以於方圓數公里內滿足,單車是確實可行的城市改造方案。


他和幾位單車「先行者」,近年透過基督教協進會的「輛輛起動—香港單車友善城市」技術改進課程,在香港推動單車通勤,啓發一位又一位學員的單車生命。他們許諾說,如果有朋友有興趣以單車日常出行,想發掘通勤的路線,可以幫忙訓練和帶路。


  • 實驗編號:BKZ055EXP01

  • 實驗日期:2018年8月9日及8月21日

  • 實驗者:黃惠文Mandy、陳家良牧師(香港單車同盟)

  • 實驗主題:一帶一路

  • 實驗目標:牧師帶領實驗者於市區利用單車出行,測試所用的路段、時間、安全性、可行性等,探討香港成為單車城市的可能性 (鳴謝香港基督教協進會「輛輛起動—香港單車友善城市」課程提供協助)



家良牧師提出的第一個心法是:單車客,也是法定的道路使用者。

出車前準備


很多人以為踏單車有如在沙田大埔租單車踩去大尾督一樣簡單,但這跟認真地在馬路上踏單車,完全是兩碼子事。不同之處,在於裝備,也在於技術,更在於意識與心態。


「我仲以為在香港的馬路騎車係犯法呢。」上年在英國度過working holiday時經常踏單車、暑假短暫留港的王惠文(Mandy),跟很多香港人一樣,對於可以在馬路上踏單車,是嘖嘖稱奇。「所以我都想比較一下在香港和英國的道路上踩車的分別。」數十年前,單車在香港其實相當普遍,不少人用來送貨、送石油氣、送外賣。但隨着交通發達、車速增加,單車在市區已被邊緣化。有時司機對於馬路上出現單車,也十分不習慣,會不耐煩地響,甚至強行將單車迫開,造成危險。


家良牧師在出發前給她的第一個心法是:單車客,也是法定的道路使用者。「我們跟汽車一樣是道路使用者,因此需要學習跟汽車司機一樣的道路語言,做同一套行為,也多打招呼,互諒互讓。行車時留意其他車輛的動態及周遭環境,也讓對方明白你的動機和去向,大部分駕駛者都是願意配合的。」


其次,選定一條適當路線也十分重要。「盡量選擇一些車流量沒那麼多的後街,這樣可以避開較大型的車輛如巴士和貨櫃車。」牧師說,可先在Google Map計劃好行車地圖,出發前再到現場實地視察路況。在路上也要遵守全部交通規則,「如果沒信心或不熟悉,不用勉強。記住你是可以在路口下車,變回行人推車過馬路的。」


香港路況複雜,沒有於市區踏單車經驗的朋友,應參加技術改進課程,糾正錯誤的姿勢和技術,也學習正確的道路使用語言。這次我們特意請來「3+1單車同學會」的單車教練Uncle Moon,在正式實驗前為 Mandy 進行特訓。


Uncle Moon解釋,要出馬路必須有充足的裝備,包括頭盔、反光衣及倒後鏡等,還需要有氣泵及後備軚等應付緊急情況。技術上,能做到隨心所欲地控制單車,何時停下何時起動,都可以人車同步;其次可以在狹窄的範圍內(約3米)作8字轉彎,甚至定車。


Uncle Moon亦給 Mandy 校正一般人最容易犯錯的技巧誤點。「很多人以為座位高度應該是以『雙腳能觸及地面』作為調校基礎,其實很錯。座位應該要能盡量協助我們把身體拉直,才能用盡踏下的力量去加速,否則到達上斜路段,力量就難以應付。」這又關連到另一個誤區,就是我們往往先騎上單車座位,才再踏前發動。「如果你的座位高度調校好,雙腳僅僅觸地,在停車的情況下坐上座位,身體很難平衡,有機會跌倒。」是以,簡單而正確的姿勢是單腳放上腳踏,另一隻腳划地數下,藉引體上升坐上座位。然後轉波加速,路途上隨時輕按着brake,才算是滿足了最基本的要求。




單車,在城市裏應有什麼位置?


整個實驗,由黃大仙踩到紅磡碼頭,不計算中間的拍攝時間,約一個小時左右完成。如果是牧師自己,半小時左右完成應該不是問題。如果跟地鐵或巴士相比,速度應在伯仲之間。但如果遇上擠塞、等車和步行的時間,單車就有機會比兩者都要省時。回想「操車」和實驗兩天,Mandy 覺得,踏單車當然需要留神,但感受上,卻沒有預期中的驚險。


「對我們很不客氣的司機其實並不多。好記得牧師提我,其實路上的司機都不想撞你,只要溝通清晰,大部分都願意配合。」她比較深刻的路段是天光道,雖然附近是學校區,放課時間車多人多,「但那裏的司機都比較禮讓,願意讓我先行。我在想,是不是因為天光道有好多『學神』(學車的人)的關係?」


Mandy 覺得,這次實驗最大的發現是,「多與路上的人與事互動原來很重要」。


「這兩次出車,我見到Uncle Moon和家良牧師,都很主動和其他汽車甚至街上店舖的員工打招呼。」學着牧師的手勢,通知後車轉線、揮手謝謝鄰車照應,Mandy覺得自己不再被視為異類,而是同屬於路面的一員。「人哋架車點望我,其實也很視乎我點樣定位自己、心態是怎樣。」只要能夠彼此顧及,路面其實是安全的地方。


「不過當然,論到單車友善,香港跟英國仍然是有差距的。」Mandy比較自己在英國生活時的經驗說。「相對香港的路面較多不平的地方,還有渠蓋、電車路軌等等,英國的路明顯較平坦,單車店和泊位,甚至是專為單車而設的紅綠燈等等,都比香港先進很多。不過我覺得以香港密集的特性,其實都有條件可以做更多單車的試驗。」




1. 頭邨道起行:黃大仙的內街相對較寧靜,只要行車穩定,與其他車輛的溝通足夠,是相當舒服的路段!
2. 上斜位「甩鏈」:Mandy 的單車過燈時忽然「甩鏈」泊在路旁,須由牧師修理。牧師解釋,原因是 Mandy 在等候交通燈時沒有轉回低波停車,開車後上斜急急轉低波令單車鏈無法卡上大齒輪而脫下。

3. 轉出大馬路:這次行程的兩條大馬路 ── 太子道西及亞皆老街,都比想像中容易,但是一定要懂得用倒後鏡,才能知道背後的路面情況。

4. 要命的天光道斜路:天光道的開段斜路非常困難,但單車可以改為用推的嘛,行人路上推車就可以解決問題了。

5. 天光道的放學時間:下午三時多的天光道塞滿接送放學的私家車及「學神」,令交通頗為繁忙,可是司機普遍十分禮讓,叫人意外。

6. 橫街的危機:土瓜灣美善同道車量非常少,踩車很舒服,但冷不防有人在旁打開車門,幸好 Mandy 保持適當距離。Uncle Moon 在特訓時曾表示這情況是非常危險,可以令人在馬路翻車受傷。

7. 紅磡道更橋: 最後是紅磡道的天橋斜路,是比較長而且艱辛的一段,過了以後就是黃埔花園和紅磡碼頭終點站!

Alternative Pathway的下一里路?


陳家良牧師2011年開始以單車代步。這些年每日的體驗,令他真心相信,單車可以成為香港交通擠塞問題的出路。令他不忿的,只是這城市的 mindset 受限,沒有嘗試另一條路的決心。


快的迷思


「交通是香港人今日一個相當大的困擾。又花時間又迫,即使地鐵也常故障,造成好多問題。好多人可能唔相信,單車是一種相當有效率、很快的交通工具。在三公里的範圍入面,單車是最快的交通工具,可以快過的士。在塞車的時段,汽車時速往往只得幾公里或十幾公里,這是比單車慢的。」牧師解釋說。「而且單車十分可靠,因為它受交通擠塞的影響相對少,又不用等車,點對點的行程可以自己控制路線,自主性很高。」


只是,回到現實世界,主流論調卻認為單車是慢速、危險「玩嘢」、「阻住晒」,甚至是盲目爭取的「路權X」,不一而足。這些說法,牧師是帶點苦笑,卻也不慌不忙地回應:「我們成日覺得香港的路好危險,其實只是集中在一些很多車的路段上。我們實驗所經過的很多路段其實是很少車的,路況不難應付。選行這些路是相當安全的。」


「至於路權,按法例來說,單車和汽車的路權應是一樣,只是有部分駕駛人士有個錯覺,覺得條路是他用的,比他慢的交通工具都要讓開。他們很想快嘛。但你在過程中見到,究竟是什麼令整體的交通變慢?是其他的汽車,是紅綠燈,並不是單車喎。單車好慢、阻住,其實是錯覺,實情是汽車之間互相阻住大家。很多汽車,上面只坐一個人,佔用的路面卻比單車大得多。剛才你也見到很多『死車』(沒有郁動的汽車)停放在路邊,為何它們不是問題,而一架移動中的單車卻成為問題?你有看過 30 年前的廣州嗎?成條街都是單車喎,但反而很少擠塞。」


一切從政策定位開始


事實上,最新的城市建設潮流,像香港一樣繁忙的大都會如新加坡、台北、紐約、巴黎等等,全部都走向單車友善,用來解決煩惱的擠塞問題。香港,幾時才醒覺?單車友善的alternative pathway,要如何達至?


曾經到訪多個單車城市考察的陳牧師說:「最重要的契機,是政府必須帶頭做好政策定位——單車是一種交通工具,是短途的選擇,而不只是休閒活動。交通和城市規劃方面就會配合,令單車更容易使用。再配合 traffic calming,令私家車變得沒那麼方便。」他舉例說,有城市設計會將單車放在鐵路站出口,行遠一點是公共交通站頭,再遠才是停車場,展現出政府要推動可持續交通的遠象,促使市民改用單車(包括共享單車)、巴士、鐵路和走路。(有關共享單車的討論,可參閱第82–87頁。)


被浪費掉的黃金機會


香港已然發展到這個狀態,是否再難有實驗空間呢?當然不是。「我們的啓德新發展區,不就是一個全新規劃的黃金機會嗎?」牧師肉緊地說。「也許全世界的大城市,都不會像香港一樣在市中心有一個這樣的全新規劃空間。你大可以把這個視為向外展現先進城市建設的機會。但是單車在當中有沒有分兒呢?規劃一條人車共用的『共融通道』,而且行人優先,那意味着單車不能快,不過就是休閒使用而已。在那裏新落成的兩條公共屋邨,新建有了多少專用單車泊位?一個也沒有。」


叫家良失望的,是一個極佳的實驗福地,經過年年月月的討論與規劃,最終被白白浪費。「啓德發展區入面用了大量的空間去興建道路,將九龍的各條幹道,向那裏匯流,以解決九龍的擠塞問題。What a waste of land !」牧師說着苦笑。「還有,你知不知道發展區內宣傳的環保交通系統是什麼?是一條高架的單軌鐵路……」


這就是牧師口中的缺乏「政策定位」,令單車這選項從來不曾進入決策者的視線。「其實你願意給單車一點設施、一些位置,就已經好環保啦,對不對?」不是要說外國的月亮特別圓,只怪香港的思維太過落後。「在外國,推單車友善是政績,是一個解決城市問題的方法,連大陸的城市如杭州等都做得非常成熟。來到香港,卻成了一個問題。他們是想,你最好就唔好踩啦,我不用解決你(單車)的交通需要。」


即便如此,牧師還是相信,改變是大趨勢,他只是一個先行者,等待同路人的出現。


「這一次的實驗其實很想告訴大家,只要各個道路使用者都守規,馬路其實是安全的,出行是沒問題的。不是叫大家立即就每天用單車代步,而是找一個機會試試,接受一些訓練,慢慢以短的距離、少車的路段和自己可接受的速度去嘗試,培養自己的信心。你會漸漸發覺,單車城市的路,是可以行出來的。」



鐵路以外,我們就沒有其他選擇嗎? (photo / andy)


 





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