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eakazine! 033 移家
2014年9月號
因着今天局勢壓下來的恐懼,香港人似乎只有兩條路可走;要麼「佔中」,終極一戰;要麼戰敗,遠走他方,再尋烏托邦。
「佔中」之後,除了移民,我們還有別的想像嗎?
Breakazine! 最新一期《移家》走訪20多人,以文字、圖片與畫作,記錄各人把根挪移,重新落地生根的痛與悲。移民,原來就是「移家」,那是孤注一擲的單程路。
簡介
試閱版:http://issuu.com/breakazine/docs/breakazine_033
在香港,談移民,談得沉悶,也沉痛。
1997大限之前,我們用腳回應,出走加拿大;
2017另一大限,移民之念又再泛起,下一站,卻說是台灣。
悶,是因面對歷史的轉折,香港人只有一道板斧,就是移民他往。
痛,是因走到了今天,我們愛香港這家;但這個家,已然陌生。
我們比20年前有更多理由離開,也比20年前更不願離開。
這一期,Breakazine!翻開移民歷史,走訪20多位移民人士。
不是要為香港人找退路,而是要看清移民是什麼一回事。
原來,移民是「移家」,是把根挪移,重新落地生根。
「你入籍法國,但無法成為法國人。」移居法國的她說,香港人的身分無法逃避。
「怎麼不守護香港的特質?」移民香港的德國人說,香港人不知道自己是誰。
「現在,移民不再是辦法。」從加拿大回流的他說,我們逃避不了政治問題。
「走了,就真的完了。」從台灣移來的他說,香港要走出自己的歷史。
當你問要移民何處,其實你在問家在何方;
當你想移去更好的地方,請你也問:
誰曾留在這地,使這地成為美好?目錄
引子
家是香港 / 1
留港建港 / 2
「移」居城市 / 4
序
誰留在這裏? / 6
推與拉
全球遷移大事件 / 10
香港移動史 / 12
遷移的推與拉 / 14
新舊移民 / 18
婚姻移民 / 20
工作移民 / 22
政治難民 / 24去與留
靠什麼移出去? / 28
憑什麼留下來? / 30
移什麼,留什麼? / 32
Sabine:巴黎,不是浪漫 / 34
移民歐洲有多難? / 38
Matthew:香港,仍是精彩 / 40
瑞士香港哪處好? / 44
為何去了又回流? / 48
錢志健:移民,再不是辦法 / 50
下一站台灣? / 54
張鐵志:愈刺激,愈要留下 / 56
10 個留港的少年 / 60
結
留下走我們的路 / 64
Colunms
藝術.Vitalizer / 鄺志傑:何去復何從 / 66
本土.Researcher / 陳劍青:急需的城市遷移學 / 68
大國.Witness / 包記:中國境內的移民 / 70
民運.Movement / 余杰:從書到作者的流亡 / 72
國際.Global / 栢齊:全球化的人口販賣 / 74
傳媒.Insider / 馮婉嫺:政治化的新移民報道 / 76
信仰.Liberator / 何兆斌:上帝看移家/ 78
插畫.Studio Six / 聾伍:動物大遷徙 / 80
移家6 問 / 84
有關移家的延伸閱讀 / 86
Further Project:《移家》紀錄片首映禮及主題分享會 / 88序
序:《誰會留在這裏?》
text / 山地
這段日子,被人問得最多的3條問題是:「你的雜誌有被打壓嗎?」「你會佔中嗎?」「你會移民嗎?」這些問題,比起97之前,外國人常問的”Do you afraid of 1997?”來得埋身,也沉重。因為問的,再不是好奇的外國人,而是香港人。外國人因為跟中國有生意來往,再不恐共,只怕得罪中共。且看,國務院《白皮書》一出,李柱銘和陳方安生會晤英國官員反映港人憂慮,怕高度自治不保,結果遭受冷待。
香港人倒羨慕”Do you afraid of 1997”的日子,因為今日恐共已成事實,許多對未來的擔憂似乎今天都提早兌現。有眼看見的,都看見了,在此不贅;親身經歷的,是言論自由的收窄。這種收窄的運作,不一定是主編被辭,或是政治打壓;而是有人會動輒質問我們的立場,也有教師因怕我們選題激進,就不敢代表學校提出訂閱,怕家長投訴學校煽動學生,免得惹上麻煩。
書誌是激進,我們的激進不是煽動,而是尋根究柢(being radical),從表像直挖真相,從真相去追問根本,從根本再去思考價值。難道這不是做學問作判別時,必須下的基本功嗎?但當一切以立場先行來定忠奸,以安全自保為最終考量,不問作為媒體的責任、做教育的目的時,我們確是面對打壓。但要問的倒是:打壓是從何而來?
這種因恐懼而生的打壓,在許多行業均有出現。我們以為港人只有兩條路可行,要麼佔中,作終極一戰,以保障港人的核心價值;要麼戰敗,惟有移民,遠走他方,再找烏托之邦。近日續BNO護照的人數不是急升嗎?
香港人最大的敵人,是單一的政治理解、單一的價值、單一的話語權,還有,我們對未來單一的想像。「佔中」之後,除了移民之外,可以有其他想像的可能嗎?
這一期,我們討論移民,不是要為港人找後路;而是邀請港人停下,看清移民是什麼一回事。移民不是一個手續,而是把家整個挪移,連根拔起,這是為什麼我們說「移家」。當你問要移民何處,其實你是在問家在何方;要移去一個更好的地方,其實你同時要問,誰曾留在這地,付出血和汗來使這地方成為美好?
也許,在那3個問題之外,我們還欠一個問題:「誰會留在這裏?」
網店郵遞須知
-
香港讀者
「中通國際物流」:只限自提點取書,1kg內為港幣12元,全單消費滿港幣170元,可享有免郵優惠。
「順豐速運」:自提點取件,只限到付,取件時按重量支付郵遞費。1kg內為港幣30元,之後每0.5kg加港幣6元。
「翼蜂速運」:配送上門,只限到付,取件時按重量支付郵遞費。1kg內為港幣32元,之後每0.5kg加港幣5元。
下單時須清楚注明收件人名稱、手機號碼(接收取件通知SMS)、取件點編號(順豐速運可安排配送上門)。
取件點編號請參考:
「中通國際物流」:http://bit.ly/2ZsNDPR
「順豐速運」:http://bit.ly/2Q3nFQf -
海外讀者
台灣、澳門、新加坡、澳洲、德國、英國及美國讀者:可根據網店程序下單,郵費按書籍重量自動計算。台灣須於「全家便利商店」取貨,澳門、新加坡、澳洲、德國、英國及美國則須送上門。受郵遞限制超過2kg的訂單會分拆郵包發貨,超過4kg的訂單會透過電郵聯絡補充郵費差額。
其餘海外訂單的郵遞費用會按地區及重量而定,所以需要根據每位讀者的購買情況作個別報價。請先電郵至editors@breakthrough.org.hk 查詢相關郵費報價及郵遞時間,我們會根據海外讀者的購買量提供相應的郵遞方法。並需要到專用網頁下單購郵費。為免重覆收取費用,結帳系統的「運費」一欄會顯示為「免費」。 -
由於郵遞限制,本店未能將書誌郵寄至大陸地區,不便之處,敬請見諒。
-
下單後,貨件將於14個工作天內發貨,並以電郵方式傳送郵包追蹤編號,客戶請自行承擔郵寄風險,如有遺失或損壞,怒不重發。任何原因導至需要安排重新發貨,均需要支付行政費用HK$20,並以順豐到付形式寄出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