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eakazine! 009 後填鴨時代
2010年9月初版
簡介
本期Breakazine! 經已絕版, 但大家仍可選購電子書,細讀本期書誌內容。以下為本期電子書的連結:
http://www.taaze.tw/sing.html?pid=25100003306
試閱版:http://issuu.com/breakazine/docs/009
2010年8月4日,末代會考放榜,
37年來陪伴幾代人成長的香港中學會考,正式畫上句號。
接替上場的,
是知識型經濟下的334新高中學制。
同學們都要走出課室、擴闊視野,
不再做昔日的「填鴨」。
只是,當同學們不再是「填鴨」,會變成什麼?
Breakazine!以此為題,訪問了100位經歷完第一年334的同學。
我們驚訝地發現,面對全新的學習氣候,
鴨子園竟變成了奇珍百趣的動物園!
「我可以四處飛,周圍看,但唔知睇咩。」麻雀迷惘地說。
「我在做馬騮戲,對人歡笑背人愁。」猴子氣憤地說。
「我被訓練到要弱肉強食。」一隻獅子慨嘆。
「學制和氣候變化,令我孤立無援。」北極熊擔憂成病。
為什麼會這樣?
有人覺得,不關我事,他們是「港孩」,已無可救藥:
有人覺得,不關我事,問題在教育局,害得我們每一代都雞毛鴨血;
攤開Breakazine!的百獸圖,看看青年人在說什麼吧——
今天的困局,成年人即使不是始作俑者,也責無旁貸。
後填鴨時代——
這是最好的時代,也是最壞的時代。目錄
序:
你真的有競爭力? / 2
Chapter 1 : 沒有末代的考試 / 6
Chapter 2:100人訪問之填鴨與牠的新朋友 / 12
填鴨演化圖 / 14
進化型七彩飛天鴨 / 16
334下的白老鼠 / 18
展翅高飛的天空一族 / 20
適應力強的變種生物 / 22
被馴服的馬戲團動物 / 24
競賽的陸地野獸 / 26
無覺好瞓的夜行熊貓 / 28
焦慮症的病態族羣 / 30
還未完的圓蛋 / 32
Chapter 3:拒絕完蛋! / 34
「好戲量」:不要只用考試來評價我 / 36
Costa Chan:我補習,不以考試為本 / 38
張彧暋:別對教育抱太大期望 / 40
鍾祖康:不用競爭,也可生存 / 42
張銳輝:教育最終是關心社會 / 44
繼續畫蛋 / 46
Chapter 4:突襲行動之書本沒教的事 / 48
Chapter 5:鴨的反思
顛覆.Arte / 鄺志傑:原生達人 / 60
瞓身.Traveler / 曾劍華:全身投入遊戲之規則 / 64
音樂.Shake up / 鄧智文:不做教育牆上的磚頭 / 66
集體.Memories / 勇先:年復一年的樣板節目─ ETV / 68
大國.In person / zihona:為什麼要讀大學? / 70
政治.XYZ / 郭永鋒:雞鴨牛和教育 / 72
耶穌.Liberator / 梁永泰:教育改革者耶穌 / 74
科學.Debunker / 王永雄:白老鼠的大學之路 / 76
火柴人漫畫 / 學習是這樣的? /78
結語:
照明心中的眼睛 / 80
有關教育的延伸閱讀 / 82
教育.Keywords / 84
Uzone21.Snapshot / 96序
序:《你真的有競爭力?》
text/ 梁柏堅
據說,因為全球化,我們要提升競爭力,否則會被 社會淘汰,被世界淘汰。又據說,要提升競爭力, 就要培養批判力、溝通力……所以填鴨教育一定要 廢除,教育要全面改革。
有點不可思議的是,社會推行改革,背後的思維 竟然跟學生作答考卷一樣─開卷作答的鐘聲已 響起,時間不會等人,不會容許你多問為什麼,不 容許你多去摸索,你只管按指示作答就是,還要盡 量答多,不敢答少。一切,像一部不知由誰開動、 不知往哪裏去的機器。
教育連番改革,很多人叫苦連天,疲於奔命。當中 首當其衝的,其實是學生。在炎炎的7月初,我們 趁着學年的結束,四出走訪100位首屆新高中同學。 結果看見比我們更疲乏的青年人。當我們問:「你最 想今次的Breakazine!有什麼內容?」同學說:「最好 寫寫我們的感受,讓其他人知道也好啊。」
感受不是無中生有的,總是在某種具體的場景中產 生。如果競爭力是整個場景的核心,是整個改革的目 標,那麼競爭力是什麼?競爭力是要這樣提升的嗎?
雖然帶着種種沉重,但曙光沒有遺棄我們。在7月 某個滂沱大雨的翌日,我們帶着兩位青年義工到了 鄉師自然學校。一整天的活動後,兩位年輕朋友 帶着滿腹有關競爭力的疑團,跟校長海星對談。 忽然,海星一句反問,「你真的有競爭力嗎?」 ─然後,我們看見啓蒙和開竅是怎樣發生。
什麼叫「真的」?我相信,我們要面對的問題就在 這裏:你真的在改革?你真的在通識?……而這, 也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直視、也無暇直視的問題。
很感謝100位受訪的中四同學的信任,充當百獸寓言 的不同角色,細緻演繹。而你們的坦白,更令人不 得不思考─教育,到底是為了什麼?
感謝好戲量劇團、C o s t a、張彧暋、鍾祖康、張銳 輝,你們的分享,給我們不同的視點,從另一個角 度去看那綁得死死的困局。
也感謝你打開此書,細讀後填鴨時代青年人的心聲。
仍記得海星校長跟兩位義工對談的那一幕。當你看 見她們眼中閃出的光采,你會再一次相信教育─ 因為那使人靈魂甦醒的教育,不單讓教的人感到滿 足,也讓學的人感到喜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