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SORRY, "More" is not the Road(節錄)


朱凱迪:「香港人有一套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,覺得發展就是增加,增加就是好的。我們不會去思考,做了這些工程會帶我們去哪裏?」

 

可以說,香港這十多年來的發展,都是由基建撐起的,其中大部分都跟交通有關。

鐵路的,有高鐵、沙中線、南港島線等等;而道路基建,就有港珠澳大橋、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等項目。未來10年,還有貫穿西九龍到將軍澳的「6號幹線」、連接元朗到北大嶼的「11號幹線」、以及將軍澳藍田隧道、討論中的連接港深西部通道到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屯門西繞道⋯⋯說是馬路圍城,也不誇張。

按規劃署2015–17年的計算,香港建成的道路已達41平方公里,佔全香港面積3.7%。乍看似乎不怎麼多,但比較同時期全港私人住宅用地佔26平方公里,公屋則為16平方公里,合共也不過42平方公里。我們的道路與居住面積,幾乎達到1:1之比!我們為了建設道路解決擠塞問題,花上了極高的發展代價。這樣的發展,合理嗎?

參與審議不少政府工程的立法會議員朱凱迪聽完我們的問題,笑笑的拋了一句:

「答案好簡單,就是一定合理的。」

當車水馬龍就等於繁榮

朱凱迪自從2006年民間天星皇后保衞行動開始,已就基建問題與政府官員交手,他分析說:「規劃者要用跨境基建去創造一個珠三角城市結合的新局面出來。他們並不是因為『有人有需要』所以去興建,而是覺得建成之後,人們就會用,就好像建高鐵時講『起咗咪有人搭囉』一樣。」

「一定合理」的意思,是解釋不難,例如工程可以創造多少就業機會、可以承擔多少車流量、帶來幾多經濟效益等等,都可以用數字去堆砌出來。即或不能,也可以用簡化的論述「一言以蔽之」—— 有建設才有 發展,不好嗎?

「香港人有一套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,覺得發展就是增加,增加就是好的。我們不會去思考,做了這些工程會帶我們去哪裏(走向什麼局面)?我們的空間和時間(的格局)又會怎樣改變?」朱凱迪說,我們實在深受資本主義的發展邏輯影響,道路如是,其他基建也一樣。總之是要建設,要增加,但無從判斷要用幾多百億才是合理。「這甚至不是我們常說的什麼中港融合問題,而是我們根本就認同這一種思維。」

車水馬龍,是繁華的象徵;建路,就是為了讓車像流水一樣奔走。這是硬過鐵板的道理,不容置喙。朱凱迪形容,跟官員討論的過程,也感受到這套「無敵」的套路。「他們有一些關於道路的指標,如果路上的車多起來,超標了,要怎樣才能令路面達標?那個『辦法』就是把路擴闊,或者多起一條路。他們不會想其他options,例如減少私家車。我不多見到他們會評估高低車量對道路需求的影響,因為『買車係自由來嘛』。」他說,這種處理,等於認同了開車就是理所當然(或者不少官員本身也是車主),車的增長自然也合理,所以政府就要用建路去追車的增長,「即使這是最昂貴的方法」,朱凱迪說。

(未完)


bottom of page